致力于成為國內光伏運維領域價值創造的領航者
Committed to be the leader in value creation of the PV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ield!
王先生去年12月份趕在政策調整前安裝了一部8.32KW的電站,他在冬天發現組件上有許多灰塵,便多方打聽灰塵對光伏組件發電量的影響、平常怎么清理、注意事項等等。一個個問題問明白以后,他堅持遵循科學除塵,每周清理一次,使得光伏電站比別家電站多收益了10%左右。
根據自己的清理情況,告訴我們他的理論與做法:光伏電站較多使用硅基太陽電池組件,組件對溫度十分敏感,灰塵在組件表面的積累,增大了光伏組件的傳熱熱阻,成為光伏組件上的隔熱層,影響散熱。電池組件在陽光照射下,被灰塵遮蓋的部分升溫速度遠大于未被遮蓋部分, 致使溫度過高出現燒壞的暗斑,被遮蔽的光伏電池會變成不發電的電阻, 消耗電池產生的電力而發熱,這就是“熱斑效應”。此過程會加劇電池板老化,減少發電量, 嚴重時會引起組件燒毀。他的清理過程主要有三個步驟:先用軟布或雞毛撣子清理組件表面浮塵,而后用水小心清洗組件表面,最后用軟布把表面的浮水吸干,另外他總結了四條清理組件的注意事項:
在運維實踐中,上航電力發現,一些不正確的檢修工作流程和理念其實也正在影響電站發電表現。如電網停電與檢修工作不協調帶來的停電頻次的增加、如電站故障搶修工作帶來電站不能滿負荷工作、如應對式的電站檢修,不能避免電站大小故障不斷等等。
擔負著電站“健康醫生”的重要角色,檢修工作不僅僅是“治標”的被動響應,檢修需要系統性的科學處方來深入達到“病患的本質”。
上航電力從“標本兼治”的理念出發,為電站提升發電效能和安全持續運行提供了五步法。
匹配電網,減少停電頻次
一步
在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相關規范的基礎上,積極與電網溝通,盡量配合當地電網停電時間,減少計劃停電頻次,最大化確保電站發電時間。
夜間作業,降低發電損失
二步
為了不影響電站的有效工作時間,在計劃檢修工作期間,通過夜間作業的方式,保障光伏電站白天工作時間的最大化。
點檢找茬,故障提前治理
三步
在檢修工作過程中,除了完成正常的計劃性檢修工作外,檢修團隊通過全站點檢方式,來及時發現和處理設備故障缺陷及隱患,從而提前避免故障發生時帶來的更大損失。
技改方案,效能綜合提升
四步
在檢修及電站的日常維護過程中,注重相關數據及信息的搜集,然后通過比對分析、到站點檢等方式及時發現設備在設計、選型及施工過程中的遺留的缺陷。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系統性的技術改造方案,來全面提升電站系統效率。
及時響應,故障快速恢復
五步
在電站重大故障處理中,提供快速有效的技術支持,最大化縮短故障停電時間,以減少故障帶來的發電量的損失。
上航電力技術保障中心認為,電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頭痛醫頭,腳痛治腳”的局部化、被動響應式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電站發電表現差的問題。與被動式響應相比,檢修需要以“預防”、“全系統”等理念來對電站系統效能進行綜合評估,從而避免缺陷來臨時對電站造成的更大損害。此外,一些細節調整,如協同電網停電進行檢修工作、如晚間作業等,這些措施能夠從最大化電站發電時間上提升電站發電量。
目前,上航電力檢修業務包括電站重點缺陷處理、計劃性檢修、應急搶修、外包試驗、防雷檢測、電力工程建設施工、電力檢修工程項目承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