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成為國內光伏運維領域價值創造的領航者
Committed to be the leader in value creation of the PV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ield!
目前全球光伏發電發展勢頭大好,大眾對光伏的認識越來越深,光伏發電不僅環保,而且能夠省錢賺錢,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良品,發電量越多,收益越大。
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因素有哪些?同樣的投資,同樣的光照,設計和安裝時稍微注意一下,結果可能截然不同。今天我們就聊聊,提高光伏發電量要注意的五大因素,這五個方面可以讓光伏系統發電效果更好哦!
光伏組件的轉化效率
光伏組件是影響發電量的最核心因素,光伏組件的轉換率越高發電效果越好。組件主流的材料是硅,硅材料轉化率的經典理論極限是29%。而在實驗室創造的記錄是25%。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太陽能光伏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太陽電池的效率在不斷提高,在納米技術的幫助下,未來硅材料的轉化率可達35%,這將成為太陽能發電技術上的“革命性突破”。
2015年2月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頒布的《關于征求發揮市場作用促進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意見的函》中規定,自2015年起,享受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采用的光伏組件和并網逆變器產品應滿足《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相關指標要求。其中,多晶硅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于15.5%,單晶硅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于16%。目前,市場上一線品牌的多晶硅組件轉化效率一般達到16%以上,單晶硅的轉化效率一般在17%以上。
另外,光伏組件安裝時要盡量面向太陽輻射量最大的角度和方向,安裝角度一般是當地的緯度加5度,安裝的方面角一般是正南稍偏西一點。
逆變器的安全高效
逆變器電壓范圍越寬,發電量越高。逆變器的數量要盡量少,逆變器功率越大,效率就越高,逆變器散熱風道是下進風,上出風,逆變器要垂直安裝,嚴禁水平安裝或者上下倒置安裝。逆變器的面板要朝北,少曬太陽。
室外安裝時,逆變器上面要裝防雨防曬蓬,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浸泡。逆變器不直接暴露在太陽或其它熱源下。逆變器必須放在一個空氣流通的空間,逆變器分為強制風冷和自然散熱兩種,逆變器本身是一個發熱源,所有的熱量都要及時散發出來,不能放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否則溫度會越升越高。
系統配置標準化
有些光伏電站的系統配置是東拼西湊而成,可能用的部件并不差,但拼湊在一起效果卻大打折扣。一套完美的標準化系統一定是經過無數次的匹配試驗、數據對比、系統調試、安裝論證,最后達到一個完美而穩定的發電量,才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系統,這樣的系統才叫標準化系統。
減少損耗
線路損耗,直流光伏線盡可能短,逆變器和電表之間距離也要短。系統的直流、交流回路的線損要控制在5%以內。為此,設計上要采用導電性能好的導線,導線需要有足夠的直徑。施工不允許偷工減料。系統維護中要特別注意接插件以及接線端子是否牢固。
灰塵損失,電站的灰塵損失可能達到6%!組件需要多擦拭。
組合損失,凡是串連就會由于組件的電流差異造成電流損失;凡是并連就會由于組件的電壓差異造成電壓損失;組合損失可以達到8%以上,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規定小于10%。
為了減少組合損失,應該在電站安裝前嚴格挑選電流一致的組件串聯。組件的衰減特性盡可能一致。根據國家標準GB/T--9535規定,太陽電池組件的最大輸出功率在規定條件下試驗后檢測,其衰減不得超過8%,隔離二極管有時候是必要的。
日常運維
養成定時查看發電量的習慣,然后就是光伏組件是光伏電站的核心部分,決定著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大小,主要包括組件的清洗頻率、組件出現故障的更換維修、陣列間雜草的處理防止雜草陰影落到組件表面上等。實時監控,定期保養,就像自己的愛車一樣。
正確的維護與保養不僅可以確保電站的發電量,還可以保證足夠的使用年限。